狼烟阁

发布投稿

关注微信

客服热线

15926744334

今天,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舆情?

2023-11-19 22:09:15

阅读:476

评论:0

重视舆情但别患上“舆情恐惧症”

       在“人人都有麦克风”的裂变传播时代,舆情应对已经成为各个地方党员干部必须学习的一堂“必修课”。一些地方虽然重视舆情,却禁不住网上一点“风吹草动”,生怕聚光灯下会出点什么“岔子”。这折射出少数地方的党员干部陷入应对网络舆情的误区,患上了“舆情恐惧症”。

      重视舆情当然很有必要,但我们也要警惕走向极端,患上“舆情恐惧症”。那么,“舆情恐惧症”的主要表现是什么?症结在哪里?我们该如何对症下药?


(一)



      移动互联网时代,偶发突发事件让舆情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这让一些地方的党员干部对互联网是既畏惧又畏难,在不知不觉中患上“舆情恐惧症”。具体表现有:
    “过激式”回应。有的矫枉过正,网上一有了话题度,就高度紧张、如临大敌。出了一点舆情,也不区分舆情的大小和性质,就处理问责干部或者指责相关部门工作不力,看上去是果断应对,其实是不敢担当。即使面对正面声音占据主导地位的舆情热点,抑或只是网友单纯的情绪吐槽,也要“快刀斩乱麻式”一顿“操作”。其实,针对舆情迅速进行调查,作出合理合情的解释,也可以赢得网友的理解和支持。
     “切割式”回应。有的一旦有事件被曝光后引发关注,就第一时间作出“切割”、撇清关系。比如,一些地方一旦出现舆情,就喜欢拿临时工来“顶雷”,第一时间表明“不是我的人”“不是我的事”“不是发生在近期”,简单粗暴地表明“与我无关”。殊不知,责任义务没有“临时”的,敢于担责才是正确态度。2017年,国防部回应官微配图不严谨:疏忽在小编,责任领导担。这赢得广大网友的一致点赞。
    “鸵鸟式”回应。有的秉持“热门事件冷处理,冷门事件不处理”的原则,觉得惹不起总能躲得起,认为现在每天热点事件这么多,拖一拖、扛一扛,等时间一长,“风头”过去就好了。殊不知,这种放水流舟式的舆情应对方式,会损害政府公信力,甚至会陷入“塔西佗陷阱”。实际上,“烂尾舆情”有点像网络舆论汪洋中的暗礁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激起舆论的惊涛骇浪,而与此一起被风浪暴击的,往往是政府的形象。
     “打地鼠式”回应。有的视舆情为洪水猛兽,不想着正视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是不问缘由一味“灭火”,舆情一露头就把“封、堵、删”当成“万能钥匙”。想当然地试图将网民的声音在未引起关注之前淹没,结果往往适得其反,越想把事压下去,越是按下葫芦浮起瓢,在当前纷繁复杂的舆论形势下加剧舆情的紧张态势。

(二)

       往深里看,患上“舆情恐惧症”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。
       网络舆情趋于纷繁复杂。从客观情况看,舆情从应急化转向常态化、从单一性转向复合性。这是因为,一方面,随着社会加速发展,风险隐患时时存在,不确定性大大增加,各种事故、事件、事情,都有可能引发舆情,有时让人防不胜防;另一方面,在以“秒”计的互联网传播速度面前,无论舆论事件多小,有时却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被放大,使得舆情生成周期越来越短、发酵态势愈演愈烈。这些都导致舆情应对的难度加大。
       对舆情的认识存在偏差。互联网为政府部门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提供了新的重要渠道,但一些党员干部却将舆情和“问题”画等号,将其视为维稳的对象和问题的表现。还有的在舆情面前,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回应关切上,而是放在“避风头”“平息事情”上。从政府舆情处置事件的反面例子来看,一些信任危机正是源于应对舆情时的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。在一些舆情事件中,本来事件本身并不复杂,却因官方模棱两可的回应或者冷漠的态度而使事件持续发酵。
       应对舆情的能力不足。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,一些党员干部由于缺乏互联网思维和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的能力,在舆情面前常常陷入胸中无数、不知所措的被动困境。有的容易受到网上各种杂音的干扰,难以辨别真民声、了解真民意;有的在应对舆情时采取“自说自话”的方式,一味强调“领导高度重视”,忽视了群众诉求,导致舆论反噬、引发次生舆情;还有的不敢说,信奉“多一句不如少一句”。
       特别是随着区块链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,舆情应对也需提升“智慧”含量。一些地方不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,一些党员干部不知网不懂网,导致在处置舆情时陷入“失明”“失聪”“反应迟钝”等困境,难以作出快速有效的回应。
       此外,有的地方在面对舆情时杯弓蛇影、慌不择路,对党员干部的“过”与“罚”往往不对应、不相当,甚至在一些时候是“罚”大于“过”,盲目追责问责、滥用追责问责,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员干部应对舆情的动力。

(三)

       舆情处置看起来不是“常态”工作,也不会天天遇到,但却有可能随时随地出现。虽然今天舆情处置的难度不断增加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被动应对、无所作为。笔者想到四句话:
       第一句话:要想“说得好”首先要“做得好”。掩耳盗铃的“鸵鸟式”做法都只会让事态更加不可控,能见微知著、研判民意最见水平,真解决问题、解决真问题是最优解。克服“舆情恐惧症”,切不可把“吐槽”“抱怨”都当作舆情去“处置”。网民吐个槽、反映个问题或者提个建议,属于社情民意的范畴,应多聆听公众“内心的声音”,敢于直面争议、回应问题、回应公众关切。
       第二句话:公开透明是应对舆情的最好“润滑剂”。任何企图欺瞒掩饰的“躲猫猫式”做法,只会让流言、谣言传得更快。克服“舆情恐惧症”,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公开信息的底气,在把握舆论关注的焦点、尊重民意的同时,不受舆论裹挟,以法律为底线、以客观事实为基准,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和结论,以有理有据赢得广大网民认可。真实、可信、权威的信息才是定纷止争的“灵丹妙药”,会真正令人信服。
       第三句话:练好“泳技”才能畅游“舆海”。敢于到互联网深水区去游泳,在实践中提升懂网用网的能力,成为党员干部需要直面的现实要求。克服“舆情恐惧症”,需要硬功夫。不断增强舆情应对的本领,强化互联网思维,把握舆情发展规律,掌握大数据等基本舆情分析工具和技术,有助于提升直面舆情的能力和信心,特别是要善于和网友对话,积极回应网友诉求,把话说到网友心坎里去。
       第四句话:“问责”与“负责”两条腿走路。舆情当前,不问是非曲直,就先简单问责,只会伤害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一方面,可以构建更科学有效的机制来防范舆情风险,并动态监测、实时预警;另一方面,要为担当者担当,筑牢容错免责的制度屏障,优化舆情应对激励机制,从“简单问责”向“适度容错”转变,防止追责问责被滥用,从而鼓励党员干部在面对舆情时由“躲事干部”变为“扛事干部”。


来源: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

关键词:

人已打赏

      ×

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打赏金额
      • 1元
      • 2元
      • 5元
      • 10元
      • 20元
      • 50元

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×

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加载更多